长兴县破解“飞线”难题守护社区平安
发布时间:2023-08-10 15:51:31 来源:长兴

为预防和减少因飞线充电、电线电缆私拉乱设引发的火灾事故,长兴县按照“先急后缓、先中心城区后外围乡镇、先强电后弱电”的原则,全面开展“飞线”专项治理行动,明确了54个治理小区及点位。截至目前,计划新增的127个充电场所(2008个充电桩)已全部建成。20个民生实事小区,上报市级验收10个,通过率100%,通过率全市最高,完成率全市并列第二。34个非民生实事小区及点位涉及13个乡镇(街道、园区),已完成22个,完成率64.7%。

一是强化统筹,同频发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安委办受领任务后,及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会商,结合长兴实际制定了本级方案。成立由晏常务为组长、13个部门共同参与飞线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动“飞线”治理工作。期间,先后召开专题部署会议3次、协调会议30次。二是组建工作专班。抽调乡镇及部门力量,组建工作专班,针对部门职责及每个治理小区及点位的时序任务,开展“日督查、周会商、月通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有效落地。三是强化现场办公。针对疑难杂症,坚持“重心下移、办公前移”的工作指导,县安委办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现场办公、把脉会诊,将问题及时解决在一线,先后组织现场办公12次,解决重难点问题27个。

二是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一是明确治理底数。组织乡镇部门对全县所有小区进行全面深入地排摸,将强弱电“飞线”问题较为突出的20个小区作为“飞线”治理的重点,将弱电“飞线”问题较为突出的34个小区及点位同步纳入县级治理,其他有问题的小区及点位由乡镇安排有序治理二是紧扣群众需求坚持把群众的需求和满意度作为检验我们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充电场所的建设,还是线路的整理,均充分征求小区业主意愿、业主委员会意见,就充电场所的建设数量、位置选择、承载量等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制定一区一策治理方案,明确实施方式、实施步骤和实施主体三是落实资金投入根据县领导的指示要求,安委办牵头召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多次会商,对政府需投入的整治资金进行测算,共需资金约350万,由于2个小区建成时间在2010年以后,无法使用老旧小区改造及公共应急维修资金,资金缺口80万左右。其余小区及点位涉强电部分整治资金由乡镇承担。所有弱电整治资金根据市文件精神,统一由运营商共同分担。

三是防治一体,持续发力。一是注重宣传强意识。通过室外张贴公告、公示栏板报、户外视频、楼宇电视等多种方式进行密集宣传,发动社区、物业走企入户广泛普及“飞线”充电火灾危险性,引导群众文明停放、安全充电,强化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共发放宣传单3万余份。二是科学治理防反弹。针对弱电整治各大运营商各自为战、标准不一的问题,采取由通服公司统一施工、分纤箱“三合一”集成的方式组织,防止后期弱线出现反弹。针对充电设施建成后老百姓建而不用的问题,组织开展集中夜查执法16轮次,上门劝导3790余户,处罚20起。三是系统谋划堵源头。督促运营商对施工单位和人员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协调自规、建设、经信等部门加强源头管控,确保新建的小区和单位(场所)从一开始就能有效解决和规避私拉乱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