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领域 打好主动仗
发布时间:2023-07-20 09:51:52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聚焦全领域 打好主动仗 | 《湖州日报》专版报道湖州市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7月20日,《湖州日报》专版关注湖州市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全文如下

"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这些气瓶未设置防倾倒措施,隐患很大!"南浔区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在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检查过程中,发现辖区内某机械加工企业存在多处安全隐患。目前该企业已被立案查处,无证电焊人员移交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这是我市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中的一幕。今年以来,我市全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严格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自查自纠"五进"浓厚整治氛围,以"两全两铁"(检查全覆盖、整改全闭环、落实铁措施、执法铁手腕)检验工作成效,全力以赴打赢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主动仗,为杭州亚运会的胜利召开和"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品牌塑造,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专班化运行,项目化推进

"请把企业近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的材料拿来看看""请出示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作业操作证在系统里查不到数据,我们将进一步核实"……连日来,长兴县紧盯消防、工矿、交通、危险化学品、建设施工等9项重点整治领域,开展大排查大整治。

为深刻吸取安全生产事故教训,长兴县坚持排查全覆盖、整治全闭环,按照"26+X"模式动态开展"拔钉"行动,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四张清单",梳理26个县级重点"拔钉"任务,重点推进"园中园""一厂多租"、电气焊作业2项整治任务,对安全隐患"零容忍"。

今年4月,我市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在9大领域排查问题隐患,成立工作专班,实行"日研判、日调度、日通报"机制,全面统筹推进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全省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省隐患自查自纠行动、全市"拔钉除患"专项行动,既抓面上问题整改,做到风险"常普常新",又抓重点任务推进,着力攻坚"顽症痼疾"。在6个市级督查服务组、9个市级专项检查组的基础上,联动市纪委监委、市政府督查室,开展业绩成效督查,编发各类简报以及提示单、督办单、警示函50余份。

同时,印发《湖州市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方案》,明确"1+9+N"攻坚重点及任务清单,细化重点检查事项59个、重点检查内容381项,编印12个重点领域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汇编)》,指导各地各部门"照单排查"。出台《湖州市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约谈办法(试行)》,对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推进不力、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约谈,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全领域排查,高强度整治

此次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聚焦消防、工矿、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设施工、旅游、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兼顾新业态新领域,全面摸清并动态掌握全市重大事故隐患底数。

交通领域,首创乡镇(街道)交通安全"五色"指数;部署"除险强基""途安6号"行动,推进全市62处农村平交路口治理、158处事故多发点段挂牌、12处隐患突出路段整治,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5.1万起;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为"十四五"期间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地市取得此项荣誉)。

消防领域,在省方案"2+4+8"的基础上,新增中心城区小区消防安全环境提升行动、新业态人员密集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工业集聚区治理。开展"护企保产""护宅安民""护医除患""护学助考""护娱消暑"等系列个性化整治行动,印发《"一厂多租"企业消防安全整治标准》。

危险化学品领域,紧盯重点设备、重点领域、重大风险,开展高危企业装置设备带"病"运行、液化烃储罐区、油气储存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市496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累计发现问题隐患8042项,责令停产停业企业135家,立案处罚企业47家,实现企业检查覆盖率、问题隐患整改率、重大隐患整改率三个100%。

建设施工领域,制定《湖州市建设领域安全生产隐患红、黄、绿灯制度实施细则》,开展"四不两直"项目检查,并相应予以红黄绿亮灯处理,共检查在建工地1356家,发现整改隐患4985个。

工矿领域,出台《湖州市"一厂多租"规范要求》《湖州市工业企业厂房租赁管理办法》,系统推进"一厂多租"整治。开展全链条电气焊作业安全专项整治,累计查处无证电气焊作业或违规作业案件154起,依法处罚违规操作人员203人,处罚用工企业78家。出台《工贸企业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印染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等行业性标准。联合浙江大学共建有限空间专业化作业队伍,为企业提供有限空间作业、运维、数字化监管等技术服务。

旅游领域,突出新业态安全,累计发布玻璃栈桥、悬崖秋千等18类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管理规范并填补"空白",5月份应急管理部专题来湖调研考察;组织文旅企业开展消防安全和设施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共排查文旅企业428家、娱乐场所328家、网吧136家、A级景区96家,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89处,签订安全责任状527份。

城市运行领域,聚力消除"群众身边的隐患",应急管理、消防等多部门联合实施150个重点老旧小区"飞线"隐患治理,已完成治理66个,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专题报道湖州"飞线"治理,点赞湖州"小事办实、实事办好"。推进城市道路改造59.3公里,"桥头跳车"整治17座,"窨井跳车"914座,完成城市桥梁风险辨识1122座,完成桥梁检测343座;部署瓶装燃气实名制登记,完成老旧燃气管道改造27.51公里。

特种设备领域,承接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形成区域责任"三色"、设备"四色"的赋色监管体系;强化"浙江特种设备在线"应用,18439家在用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均配备(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在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风险隐患日志排查率持续保持90%以上,比例全省最高。

电力领域,在全省率先开展电力"移峰填谷"创新实践,探索特高压密集通道联防联控机制,确保电力安全供应;建立《"非开挖拖拉管电缆"安全运行工作标准》,累计摸排全市路径不明"35千伏及以上非开挖拖拉管电缆线路"41回、17.647公里。

多维度发力,立体式监督

此次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新建《木材加工企业除尘系统维护保养技术规程》《高温熔融金属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电子电容企业危化品储存与使用安全规范》等12项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领域标准或规范,在全国率先探索融合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机制,修订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细则,新增双重预防机制模块,兑现标准化激励制约政策,创新评审中介"末位淘汰"机制。

今年以来,全市共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企业699家、二级达标企业10家,培育28家示范企业、16个示范乡镇和6家优秀评审机构。高标准建成全省首家安全生产考试中心,实现考培分离,出台《湖州市安全生产考试工作规范》,完成8.08万人次企业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同时,依托社会化力量建立有限空间、化工安全技能、水域应急救援等各类专业实训基地,针对特定行业从业人员开展"小班化"实操轮训,累计完成轮训3000余人次。

同时,打造立体监督平台。会同市人大开展"一盯到底拔钉除患"专项监督,发动5000余名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员监督大排查大整治和拔钉除患工作进度,目前已发现整改问题隐患75处。推广"四记平安"小程序,实现风险隐患和突发事件"随时记、随手记、随处记、随人记",核查举报线索400余条、兑现举报奖励5.88万元。在市级舆论监督《看见》栏目开设"安全生产要‘时时放心不下’"曝光专栏,已播出8期;依托市、县两级媒体曝光安全问题隐患78期3257个,强化"一地曝光、全域整改"。出台《湖州市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检查员和社会监督员工作实施办法》,招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技术检查员和社会监督员,为安全治理注入新的监管活力。

行动期间,制作大排查大整治宣传片,在户外大屏、公交车、出租车、电影院等点位投放,同时悬挂宣传横幅,设置广告牌,投放安全标语,发送旅游、燃气安全温馨提醒短信,发放宣传资料。在南太湖号开展《筑牢安全红线·护航营商环境》专题安全普法直播活动,吸引21.9万余人次观看。与邮政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合作,在快递包裹上增加印刷安全提示标语,扩大宣传触角。在60%以上的村(社)全面推进社区应急体系改革,编制"多案合一"应急手册,应急处置流程"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