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上线“基层森林防灭火指挥”应用实现 “风险防联联治” “火情打早打小”
发布时间:2022-08-08 16:10:54 来源:湖州市应急管理局

长兴县上线“基层森林防灭火指挥”应用

实现 “风险防联联治” “火情打早打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和救援实战能力。长兴县紧盯基层森防工作体制机制不全、防救两端合力不足、高新技术运用不够等问题,在省建平台基础上深化基层应用,搭建框架规范组织结构、精准预警规范响应举措、统一指挥共享救援态势、灾情模拟提供辅助决策,实现“防”“救”两端的无缝对接。平台自2022年以来,精准发布火险等级预警11条,指挥救援队伍及时处置森林火险3起,通过系统有序调度,均在15分钟内找到现场、1小时内处置完毕,有效避免了火情的扩大与蔓延。

一、构建框架,重塑体系,规范机制运行。针对镇、村两级森防组织机构不健全、各条线职能交叉,且“防”“救”两端数据应用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平台的行动重塑了体制机制、完善了数据应用。一是构建组织结构。通过平台的框架管理,构建了乡(镇)森林防灭火指挥所、村森林防灭工作组,并将林长制、林区警长制、护林员管理、网格员管理、救援队伍建设、预案管理、灾后复盘等机制汇聚成模块,共完成311项规章制度,有力推动镇、村两级体制机制落地。二是精细切块管理。在明确组织结构的基础上下沉工作机制,通过立体三维图,对各林区进行分片包干管理,各涉林村按山林片区划分网格、落实护林员管理,实现责任明确、边界清晰、分区合理。共划定国有林场、涉林村143个,网格片区758个。融合两端数据。充分整合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两端的数据,通过数据融合,有效衔接防救工作。共接入6个层级、11个部门(单位)共计658项森林防火相关数据,将自然灾害普查数据、人文宗教、水系水源、林业普查等信息有效利用,自行挖掘上山小路、野外火源、小庙等数据,实现防救两端无缝链接。

二、多跨协同,创新建模,精细预警防治。针对森林火灾监测预警精细化程度不足,防治工作合力不足等问题。利用平台多跨协同功能,形成“联防联治”合力。一是精细化监测预警。平台首先打通各部门相关涉灾数据,根据气象、林种林相、致灾因子、地形地貌、宗教祭祀、人员动态等信息,创建相关模型,打造红橙黄蓝绿五色预警图。预警颗粒度可精确到自然村、小片网格、山头,真正意义实现火险预测的精密智控。二是凝合力联防联治。根据精细化的预警信息,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精准发布预警,指令各乡镇对重点区域实施针对性举措,加强巡查频次、有效管控人员。向各部门发布工作提示单,对宗教祭祀活动、林区施工、野外动火作业等前置救援力量,做好保护性措施,极大降低了火灾风险。三是服务端一键直通。强化基层应用,平台服务端与“浙里办”打通融合,为林区各主体经营单位,以及宗教祭祀、林区道路建设、供电通讯基建等活动均可通过“浙里办”发起线上申请,各部门通过治理端进行一键式审批。同时,为各经营单位提供直通一键报警功能,有效提升火情处理的时效性。

三、协同作战,上钉共享,智能辅助决策。在森林火灾扑救中有两大难题:第一是找点难,报警人讲不清林区火点位置,救援队员找不上山路;第二是协同难,森林火灾扑救涉及多个部门协同,但多部门间没有专项固定的通讯方式,相互间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不实时。为解决难题,平台融合了370MHZ对讲系统,采用“态势标绘、钉端共享”的方式,实现了救援行动的多跨协同。一是人机结合,精准获取。平台接入370MHZ对讲系统,可通过北斗精确定位、实现音视频的省域覆盖。当火灾点位难以确定时,调度就近的护林员、救援队员、村工作人员核实,通过北斗定位+现场视频+人工判定的方法获取准确坐标二是多跨协同、信息对称。获取灾情点位后,可叠加图层显示气象、水源点、避灾点、上山小路等重要数据,标绘现场指挥所、集结点、停车点等重点信息,形成火灾扑救态势图链接,通过浙政钉一键共享至所有参与单位,各单位同时共享信息、共享实时位置,利用370MHZ对讲系统,实现信息同网传播。三是智能分析、辅助决策。平台通过高程数据,建成全区域的三维立体地形图,同时建有“最佳救援路径模拟”、“火情发展态势模拟”、“灾后评估”等三大智能模型,为指挥部决策提供重要依据。